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,东起外城河、西临临顿路,南起干将路、北至白塔东路,面积约116.5公顷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,是苏州现存最典型、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。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,保留着小桥、流水、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,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座——藕园,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展示区“中国昆曲博物馆”1处、文化保护单位9处,控保建筑43处,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。
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上连片的民居建筑,也是姑苏古城风貌的集中体现处。历史上明代状元申时行,清代状元、宰相潘世恩、吴廷琛,状元、外交家洪钧,近代国学大师顾颉刚,文学批评家郭绍虞,著名医师钱伯煊,电影评论家唐纳等许多文人雅士、达官贵人都曾生活于此。除了普通民居,这里有不少晚清近代的深宅大院,包括:同治年间戊辰科状元洪钧故居、清代乾隆大宅礼耕堂潘宅、顾颉刚故居、沈宅(现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)、全晋会馆,堪称中国民居建筑珍品。
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,平江历史街区被列为绝对保护区。平江历史街区2009年入选中国首批“十大历史文化名街”;2010年被评为“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”;2015年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认定的第一批“中国历史文化街区”。
作为苏州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载体,平江历史街区2009年荣获“中国民族建筑保护杰出贡献奖”;2010年入选“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”和“苏州十大最美夜景地”;2009—2010年“平江历史街区保护项目”入选中国城市遗产保护经典案例,赴欧洲、英国参加巡展,受到世界城市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好评;2014年苏州荣获李光耀世界城市奖,平江历史街区作为重要案例之一获评委会高度评价;同年,平江历史街区成为苏州古城创建旅游示范区试点区域,获得全国唯一“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”授牌;2015年度被新华网主办论坛评为最美中国特色魅力民俗(民族)旅游目的地景区;2016年度平江历史街区凭借“水陆并行、河街相邻”双棋盘格局以及“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”独特风貌,荣获上海市旅游局、江苏省旅游局、浙江省旅游局、安徽省旅游局共同评选的“长三角城市群‘岁月余味’体验之旅示范点”称号;同时,荣获新华网评选的最美中国·文化魅力、特色魅力旅游胜地称号,成为苏州市区唯一入选旅游景区;2015年和2016年两个年度均被全球最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社区、全球第一的旅游评论网站猫途鹰评为卓跃奖。